我國是一個飼料資源十分緊張的國家,土地少、人口多,人畜爭糧的矛盾十分突出。要保持我國飼料工業和畜牧業的持續發展,必須解決好飼料問題,否則將嚴重製約其發展。纖維素是自然界中十分豐富的資源,是800-1200個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。因此,可通過微生物發酵充分利用農副產品下腳料、秸稈、糠生產纖維素酶添加劑,用於提高畜禽生產性能,提高飼料利用率,改善飼料的營養價值,降低飼料成本和提高經濟效益,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,今後應進一步加強纖維素酶研究和開發工作。主要有如下幾方麵:
進一步加強纖維素酶的作用機製研究
纖維素酶應用於飼料,作用於動物消化道,其機製尚未清楚。從理論上決定其添加量還很困難,受影響因素很多,往往效果不夠理想。對於單用多種原料的纖維素酶最佳添加量也研究不多,這將嚴重製約纖維素酶的推廣應用。
酶的產量和活性都不高,成本偏高
今後應加強菌種選育和發酵工藝等基礎研究工作,以提高其產量和活性,特別是要注意利用DNA基因重組技術的應用,來選育出活性高、產酶量大的菌種。
加強纖維素酶檢測方法研究
雖然纖維素酶的檢測方法很多,但真正能適合飼料的檢測方法還沒有,這給實際應用工作帶來困難,如無法比較不同廠家的產品質量,確定纖維素酶添加量也很困難,應組織有關力量,製訂出統一的檢測方法標準,供生產中應用。